知识点一:需要层次理论
1、主要观点:
(1)人均有五种需要;
(2)未被满足的需要是行为的主要激励源;
(3)五种需要从低到高,逐层满足;
(4)大致分为两大类:基本需要(前三个层次)和高级需要(后两个层次)。
知识点二: 双因素理论
1、主要观点:
(1)满意与不满意不是或此或彼、二择一的关系;
(2)分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,激励因素可以令员工满意,而保健因素可以消除员工的不满。
2、与需要层次理论的关系:
(1)保健因素相当于低层次需要;
(2)激励因素相当于高层次需要。
3、管理应用:除了要用保健因素消除员工的不满之外,还要运用工作本身对员工的价值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。
知识点三 :ERG理论
知识点四: 三重需要理论
知识点五 :公平理论
1、主要观点:
亚当斯的公平理论认为,人们不仅关心自己的绝对报酬,而且关心自己和他人在工作和报酬上的相对关系。
知识点六 :期望理论
1、主要观点:期望理论认为,动机是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:
(1)效价,即一个人获得的报酬;
(2)期望,指个人对努力产生成功绩效的概率估计;
(3)工具性,个人对绩效与获得报酬之间关系的估计。
2、公式表达: 动机=效价*期望*工具
(1)效价是指个体对所获报酬的偏好程度,它是对个体得到报酬的愿望的数量表示。
(2)期望是指员工对努力工作能够完成任务的信念强度。
(3)工具性是指员工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。
3、管理应用:三种要素可以有多种组合, 产生最强动机的组合是高的正效价、高期望和高工具。
知识点七 :强化理论
强化理论认为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有强化作用,是行为的主要驱动因素。强化理论并不考虑人的内在心态,而是注重行为及其结果,认为人是在学习、了解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。
尽管强化作用对行为颇有影响力,但却不是行为的唯一控制因素。